第一,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何副总理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反映金融运行的主要宏观金融指标也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状态,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M2同比增长8.4%,贷款同比增长6.6%,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的贷款增长7.7%左右,社会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低位,为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阅读量:10053
2025年10月9日,香港与印尼金融市场同时传来关于人民币的重磅动态:香港金融管理局升级版“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当日便依托该安排完成印尼市场首单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即时呼应,不仅印证了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的持续高涨,更凸显其国际化进程中“安全与发展并重”的鲜明特征。 阅读量:15848
近期,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这六大国有银行,纷纷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领域发力,一系列大动作引发广泛关注,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信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体育金融服务,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扩大体育消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体育金融服务,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扩大体育消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日韩三方同期举行了财政和央行副手会,就经济形势和区域内财金合作交流意见。宣昌能重点介绍了面对当前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势头。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健全防非打非工作机制,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着力提升齐抓共管工作效能。
随着 2024 年年度报告的陆续披露,上市银行的对公业务成绩单逐渐展现在大众眼前。从国有六大行及七家披露年报的 A 股股份行数据来看,2024 年对公业务已然成为驱动银行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而零售业务的表现则与对公业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一场规模宏大、多方协同的力挺中国资本市场的行动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拉开大幕。4 月 7 日,受美国 “对等关税” 等因素影响,全球股市遭遇 “黑色星期一”,A 股市场也未能幸免,全市场近 5300 只个股飘绿,约 3000 股跌停,沪指失守 3100 点。然而,在市场的恐慌与低迷之中,多方力量迅速集结,一场旨在稳定市场、提振信心的行动迅速展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
在全球气候治理与“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银行业正以系统化的战略布局、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以及持续的产品创新,构建起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从国有大行的规模领跑,到股份制银行的特色深耕,从信贷工具的基础支撑到资本市场产品的多元探索,中国银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人民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日益增强的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吸引着全球目光。其吸引力的提升,体现在多个维度,从汇率的稳健表现,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拓展,再到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在国际市场引发的热烈反响,人民币正全方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 “双碳” 目标提出后的 4 年里,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绿色金融业务,工商银行凭借卓越表现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银行。